搜索

欢迎光临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-云南省总商会!

电话:0871-65155151

Copyright © 2009-2018 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 云南省总商会. All Rights Reserved. 滇ICP备11004404号-1

联系我们
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昆明

传真:0871-65155151

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日新中路397号

光彩事业

资讯详情

昔日下岗女职工 今天扶贫带动者——大姚县利英特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社会责任优秀案例

浏览量
【摘要】:

和许多同仁一样,杨丽英在公司不断成长的背后,也有着创业的艰辛。1986年高中毕业后,她被分配在大姚县一家县属集体所有制企业——星盛饮品公司,从事核桃饮料的配料、质检和产品研发等工作。在当时,大姚核桃饮料的生产和品牌都走在前列,十多年下来,她积累了一定的经验,对食品加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也想在食品加工方面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。

一、坚韧创业,扎根大姚实现自己的梦想2002年10月,星盛饮品公司面临倒闭和改制,杨丽英成了一名下岗女工。出路只有靠自己去拼搏,在全面分析市场的基础上,2003年2月,她承包已经倒闭了的大姚县食品工业公司,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。没有员工,她和5名下岗失业人员既是管理者,又是一线员工,没有技术,她带领大家反复进行产品配方实验。经过无数次的努力,成功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“88型袖珍粉丝圈”。2003年7月,第一批产品顺利进入楚雄、昆明、成都等地的超市,“88型袖珍粉丝圈”因其质量和特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,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良好态势。2003年10月,正式注册成立了大姚县利英特色食品有限公司,大胆创新与县城6户粉丝加工个体户签订了产品代加工合同,公司统一提供原料、统一质量标准,派管理人员现场管理验收合格后交回公司统一品牌包装,进行统一销售。初步走上了“公司+生产户”的产业化发展模式,为大姚小把粉丝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饮水思源,从公司的成长中领悟回报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伴随着艰辛创业,企业逐步发展壮大,她和她的企业受到了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,社会各界的关注。2007年在大姚县委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一次性购买了占地7亩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原仓街镇政府房产扩大生产规模。公司的“映塔”牌系列粉丝、粉皮也深受消费者认可,市场销售网络迅速向香港、北京、广州、深圳、四川、安徽等地拓展,产销量和用工成倍增长。2010年,在县委、政府的鼓励下,她在大姚县金碧工业园区绿色食品加工区购买了土地20亩,进行年产10000吨优质粉丝生产线技改扩建。这次技改,共投资3000万元,引进了国内一流、全封闭、蒸汽糊化烘干高科技粉丝生产线3条,实现产品多元化格局,目前拥有蚕豆、红薯、紫薯、马铃薯、蕨根、辣木六大系列20多种规格的产品,产量由创建公司时的50多吨发展到2019年末的5000多吨,产值由创建公司时的60多万元发展到2019年末的6000多万元,员工由创建时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人。

10多年来,她凭着敢想敢干、勇于拼搏,诚实守信、诚信经营,让已濒临消失的大姚特产——小把粉丝焕发生机,再次以它崭新的姿态走入市场,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立了自己的品牌,使地方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,为全县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,也树立了下岗女工创业的示范和典范,初步实现了她的梦想。10多年的努力,公司实现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,“映塔”商标被省工商局评为“云南省著名商标”;蚕豆、马铃薯、红薯三个粉丝产品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“国家A级绿色食品”。公司先后定为全国“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和集体创业”示范点;云南省“省级农业龙头企业”、云南省100户“民营小巨人企业”,云南省“成长型中小企业”、云南省“质量管理走廊示范企业”、楚雄州“扶贫龙头明星企业”、楚雄州工商联“优秀会员企业”、大姚县“政府质量管理奖企业”等荣誉;她本人先后被授予“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”、“全国农业产业化致富带头人”、“云南省三八红旗手”、“楚雄州劳动模范”、”楚雄州首届十大杰出女性”、“楚雄州万名妇女创佳绩标兵”、楚雄州“首届彝乡英才彝乡企业家”、楚雄州“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姚小把粉丝保护传承人”;当选十届、十一届州“人大代表”、十届州“政协委员”、州县工商联兼职“副主席”;面对获得的荣誉,她深深感到,自己和企业的发展,离不开各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和帮助,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。她深知企业的发展,不仅要有经济效益,还要有社会效益,企业的价值,不仅在于创造财富,还在于群众和社会的认可,各级党委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她和公司的既是荣誉,更多的是责任,新时代要有新作为,帮助困难群众,带领群众脱贫,是民营企业主应有的责任。

三、响应号召,倾力助推脱贫攻坚民营企业“万企帮万村”既是号召,也是部署。她积极行动,精准对接,急党委政府所需,应困难群众所盼,尽自己和企业所能,根据企业自身行业特点和产业发展优势对贫困户作了精准帮扶。

(一)建设“扶贫工厂”,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实现就业。大姚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,贫困面大,人均耕地少,很多区域山高箐深坡陡,“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”占了很大比例。让贫困群众走出大山,通过就业帮扶是脱贫的一条捷径。公司自成立“扶贫工厂”以来,有固定员工216人,其中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1人到公司实现了就业,根据不同的岗位和种执行不同的工资标准,每人每年工资收入人均不低于30000元,月平均工资在2500元以上,51多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。

(二)建立扶贫车间,让贫困群众不用离乡离土就实现增收。在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到城区就业的同时,仍有一部分群众因为家庭、年龄、文化等原因,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妇女,由于家庭要照顾,未能离开家乡。特别是一些扶贫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,由于暂时没有产业支撑,群众增收较为困难。为此,公司积极与乡镇、村委会积极对接,在金碧镇观音寺、金龙洞、胡屯、殷连村委会、大姚县民政福利院和异地移民安置统建点的六苴镇洪光村委会、铁锁乡七棵树等村组合作建立了7个“扶贫车间”,通过强化技能培训,委托加工小把粉丝产品,优先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,让贫困户足不出村就有稳固的收入。公司统一制定质量标准、统一技能培训、统一提供原料、生产后交公司统一验收、统一品牌进行统一销售。为鼓励贫困户稳定就业,公司还根据不同“扶贫车间”制定出台不同的帮扶政策比如,六苴镇洪光村委会的“扶贫车间”属异地移民搬迁安置的贫困户,生产生活习惯都不适应,“搬出来、稳得住、能发展”成为一个难题。为打消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,公司与镇党委挑选8名思想相对稳定的贫困户到公司进行技能培训,公司免费提供吃、住并由一名副总经理全程陪同细心引导,直至她们能熟练掌握技能后才送回“扶贫车间”工作,在她们8人的带动下六苴红光统建安置点79户贫困户顺利进入“扶贫车间”打工,根据该车间路程远的实际公司还给予每次500元运输费用的补贴。目前,这7个“扶贫车间”每年使用农民工300余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余人,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100余人,每年公司支付加工费800多万元,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。

(三)实施“产业带动”,让贫困群众有了稳定增收的来源。为了长远发展,公司充分利用县域资源禀赋,发展订单农业,示范引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。鼓励贫困户因地制宜参与特色产业发展,形成“公司+农户+合作社”的合作模式,2017年通过县脱贫攻坚工作指挥部协调与赵家店乡的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三台乡的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原料种植合作协议,并按“公司+农户”扶贫小额贷款入股协议约定将每户5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入股到小把粉丝合作社,进行公司所需的原料蚕豆、红薯、马铃薯的种植,并保证每户每年不低于3500元的现金进行分红,两年给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70多万元;每年按原料收购协议价向农户收购蚕豆200吨、洋芋500吨、红薯300吨、支付原料收购资金650多万元,带动种植户800户进行原料种植,户均增收8125元,带动入股分红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625元,实实在在为贫困户脱贫出列贡献了一份力量。

(四)做好捐赠帮扶,让特殊困难群众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。公司积极响应“万企帮万村”精准扶贫行动号召,2016年10月开始与金碧镇金家地村委会结对帮扶,签署并履行《村企结对帮扶协议书》,同时大力弘扬光彩精神,每年积极参与金秋助学和寒窗助学活动,并对贫困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,帮扶困难学生实现“圆梦大学”。从2015年至今,公司向三台乡过拉地、桂花乡马茨、铁锁乡铁锁村、湾碧乡高瓶子村、赵家店镇的他利颇、黑什里等村组捐款捐物30万元,帮助和救助学生13名,被县委、县人民政府表扬为“大姚县爱心奉献先进单位”,杨丽英被授予“大姚县社会爱心人士”。今年在全县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的关键时刻,公司在资金和产品较为紧张的情况下,率先发扬光彩精神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、爱心助力疫情防控,捐赠价值16000元公司最好的水晶粉皮100件,助力全县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,现正在积极准备价值20多万的粉丝产品支援武汉。

发展自己,不忘他人,赠人玫瑰,手留余香。在企业的发展壮大中,不忘回报社会,这就是一名昔日下岗女工扶贫带动者的担当。

最新动态

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
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: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共促共建共享云南高质量发展 王宁讲话 王予波主持 刘晓凯出席
《“十四五”时期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简编》(2022)